Login

186-201-8756ppdianzi@gzgoldai.com

  1. PP电子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弊端?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4-21 20:41:54 点击数:

  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弊端?手机会让人失踪,我们总是主观的认为什么时候有事找某人一个电话过去就可以了,于是忽略了他的家庭住址,不太关注他的上班地点等传统 的通讯手段,但一旦手机不管什么原因没有接通,就会产生不大不小的麻烦。

  1、一次跟堂哥在火车站约好汇合,一起回家(家里离火车站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他的火车比我早到两个小时,当我到达火车站的时候,出站口没有他,电话也联系不到,家里也说没有接到他的电话,他也没有回到家。。PP电子官方网站。堂哥一向做事稳重,让人放心,我便慌了,联系火车站附近的片警,后来还在的网站上查找了今晚在附近登记住旅馆的同姓名的人,依旧没有他的信息,也说今天火车站附近没有打架斗殴等报警的事件,又查遍了火车站附近的网吧,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手机都弄得没电了,在派出所充电的时候,家里打来电话说 ,他到家了,原因是两块手机电池都没电了,他就坐车先回去了……

  2、一个同寝室的同学因为第二次考研,在学校家属区自己租的房子,由于该同学相对内向,从没有领过其他人去过他租住的地方。前几天,他考完研后一星期,家里都没有接到过他的电话,打他的电话一直都是:您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于是联系我们找找他,家里也都急坏了,我们就在寒假学校里唯一一个有饭的餐厅蹲点找人,连着找了两天,终于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他。失踪的这位同学说他的手机一直都是开通的,只是这一周没有接收到过任何信息和来电,他自己也没有打过,他说考研这段时间,一周手机没动静是常态,所以也没当回事,却惹来这一段事故。

  那天我手机没电,无聊用了一会儿一个亲戚的手机。我看到他手机里也有抖音,就打开看看。然而,他的抖音让我大吃一惊,可以说他的抖音和我的抖音完全就是两个app。亲戚的抖音推送,充斥着农村大叔大嫂土味视频、哪些明星已经是外国籍、中国又厉害了美国又吓死了、以及白醋的种种妙用。这,就是那个号称“记录美好生活”的抖音么?

  我发现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一个打开亲戚的手机app——购物网站、新闻聚合推送。我发现不光他的抖音和我的截然不同,他的淘宝、他的今日头条、他的百度,和我都几乎不能称为一个app。购物网站里,推送的是五花八门的调味酱、乐呵呵的大爷大妈穿着的颜色丰富的外套和不知道哪个村的优质土特产。头条与百度里,推送的是妯娌们的战争、大嫂教你做饺子又或者中国的航母又怎样把美国人吓破了胆。

  我意识到,我看的不是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恰恰是一个人。今天,智能手机能够如此准确的描述一个人,你的性格、你的喜好、你的倾向。而这仅仅是因为这些手机app想从你身上挣钱。你的每次点击,阅读什么文章,看什么搞笑图片,都意味着你会消费哪些东西。手机app里的开屏广告,每篇文章后反复出现的广告,都已经连在一起,通过对你的精准画像,来准确的预测你会消费什么。

  比如,一个更喜欢阅读军事新闻与短视频的中年男性,更可能消费户外运动鞋,更可能买香烟。一个经常在知乎、B站中看考研专栏的年轻人,也会收到更多的在职研究生广告推送,甚至还有牙齿正畸广告。更不用说一个在百度app中搜索育儿知识的年轻女性,一定会收到大量的母婴用品广告。你手机中的每一个app都在不断地给你打标签——男性女性、单身已婚、有无购房意愿,而各个app通过广告联盟,交易身份信息,力图更精准地描述你。每个app都愿意你用手机注册,而手机号在今天已经完全实名。即便你不注册,app一样会收集你手机IMEI来给你画像,区别只是你自己方便程度的差异而已。

  这使我们的手机是如此一个充满个人隐私的工具。如果拿来你的手机,我不需要看你的购物记录阅读记录,仅仅通过淘宝、京东的购物推送,看你新闻聚合app的推送内容,就能完全得了解你。这一切还难以伪装,因为正是你每一次阅读的新闻、搜索的关键词、点击的专栏、完成的购物共同决定了接下来你会看到什么推送。

  一个是在招聘升职上,没有比个人手机更好的个人展示工具了,只要HR在面试时要求看一看面试者的智能手机,我们就能如此全面的认识一个人,如果面试者不在意隐私问题的话。在关键岗位的竞争上,更能通过智能手机来揭示一个人的性格、倾向、爱好与短板。

  如果说通过看一个人的智能手机来招聘还有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话,在相亲、谈男女朋友时通过看智能手机来了解一个人简直不能更直接。京东、淘宝直接说明着一个人的经济实力,百度、今日头条、知乎更代表着一个人的个人趣味,抖音、西瓜等短视频app的推送同样说明了一个人的阶层。要知道在短视频网站中是存在毕导、李永乐老师这类科普短视频,以及电影赏析、极限运动、Hip-Hop舞蹈、美景旅游等真正“记录美好生活”的短视频的。为什么你的抖音不停推送的,总是各式各样的小姐姐呢?

  我们能否摆脱这一切?几乎不能,只要你使用智能手机,也许你可以一时控制点击的内容,力图让算法给你推荐一个想象中的自己喜爱的东西。但我们无法永远如此,你的智能手机属于你,自然要服务于你的每一次需要,你想买什么东西、想读什么文章、想看什么美女,智能手机永远在解读你,智能手机的每一次推送,都在意图让你看得更多,笑得更爽,买得更贵。

  只要我们用电脑,我们用搜索引擎,我们用购物网站,我们就无法阻止大数据准确了解我们自己,有一天你会发现短视频给你推荐的小姐姐都有某些共同的外貌特点,而这一切你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

  只有一个人成功躲过了这一切,他就是本·。出身亿万富豪的本老师在成名前就远离了智能设备,不玩苹果、不玩安卓、不玩PS4,这也让他成功躲过美国人的追杀长达十年。可惜,本老师终究离不开现代文明,一样用水用电,当美国人开始关注巴基斯坦一栋其貌不扬的建筑后,通过收集用水量与用电量,清楚地发现这栋建筑里多一个人,却从来不出门、不出现在屋前的小空地上——本老师终究还是被发现了。

  我的那位亲戚为人善良平和,我这里暴露人家的趣味多少有些不厚道。但即便我这篇文章发到朋友圈,就凭这密密麻麻的内容,他多半也不会点开阅读,即便读了也不会从头读到尾。专业名词叫“页面停留时间”,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点进去,再退出去,看了和没看没什么区别。专家控诉智能手机毁了年轻人的注意力,没有人再耐心读书了。说得就好像没智能手机时,大家就都认真读书似的。总有人,会认真地读完一篇文章的,再停一停,再想一想,集腋成裘,汇流成海,比如,你呢?

  我觉得手机对于学生来说总体上弊大于利的。如果身边有还在上学的孩子,可以观察一下,手机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必需品。特别是现在出现了各种智能手机,虽然它给学生带来的是生活上的方便,比如说遇到问题去百度一下。我不否认这样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它完完全全改变了整个人的生活状态。自制力好一点的,只是下课后玩。自制力差点的,就成天以手机为中心了。我不是说不允许学生跟随潮流。作为有活力的一代,开拓视野是必要的。可是如何平衡好学习和娱乐这样的老生常谈的问题确实有它的必要性。就像当年对网络的讨论一样。凡事都有个利弊,趋利避害应该是我们的态度。不能捧到天上,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在没有带手机的时候会心神不宁 感觉上好想丢了什么相当重要的东西 但你不过是去散个小步 或者出门一小会

  通过手机,人接触到大量信息,各类观念引导人,我们可以假设,命令一个人同时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走、向右走,他是否茫然了。结论是肯定的,他会不知道怎么做。

  我们每天清晨起来,打开手机便开始接收信息,一天之中,信息不断,我们面对各种观念,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实践,只是知晓了一个又一个观点。你想想,一碗水里放进盐、味精、鸡精、白糖、冰糖、红糖、色拉油、花椒、麻油、香油、辣椒面等等,你去喝,你能明白说出喝到了什么味道?如果一个人无法说出什么观念,要么他什么观念也没有,要么就是观念太多了。为了保持清晰的头脑,好比一碗水里只放进盐,一喝,明白这是盐味。我们要约束自己,不要接受大量不同类的信息。尤其是关于指导生活的观念。

  古时候,你看儒家的书,很可能你成为儒者。你看道家的书,很可能随意生活。你是农民,很可能对劳作十分熟悉。你是铁匠,很可能注意力在打铁上。你是否同意,幸福的生活与专注做事情有关?我认为当人在专注做事时,是正在体验幸福。

  尽量少的通过手机接触各类观念吧。我们还没有来的及去实行新的观念,另一种新的观念又闯入你的头脑了。我们早晨起来,头脑里是干干净净的草坪,到了夜晚,那是一片被践踏得脏乱不堪的地方。

  如果你已经接受了大量信息在头脑里,那么,还是一样,一方面少接触网络上的各种观念,一方面,专注接受一类观念。比如,你可以专心阅读《柏拉图全集》,读一遍不够,那么就五遍吧,这样下来,你几个月时间都是这一套书的想法。思想的飞鸟有了飞翔的范围,就不再恐惧那未知的地域了。

  听歌也是,听一个歌手的,读书,读一类书或一本书,专注,专注,简单,简单,一个人生活得越简单,那么应该是越幸福的呀。你同意吗?

  今天早上,想起“念念不忘”,是有点不顺心,不过一想起昨天和朋友一起打球还是挺开心的,朋友人还是挺好的,唉,昨天的公主流浪记好可爱,哈哈哈,一时间觉得二毛可能也比较可爱罢,找了一下二毛的文章,还真的可爱,哈哈哈,激动地我差点就发了微博(安了好心),差点就坏了好事,,唉,妈呀,手机呀,真是有毒,推送了很多八卦,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的心情,怎么叙述这些事情,怎么记录这些事情,记也不是不记也不是(不知道该安多大尺寸的心眼)

  手机可以说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却的一部设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方便,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手机有没有给你带来过不便呢?你没看错,今天要说的就是不便!这样,我先来说一下我手机给我带来的不便!

  记得以前没有手机或者说手机还没有那么多新功能的时候,作息时间那是相当的规律,晚9早6是常态,自从有了手机以后,我滴个乖乖,凌晨一点之前睡觉那都算早的,以至于第二天上班在地铁公交上都能睡着。

  因为有了扫码支付的方便快捷性,每次买东西再也不用翻钱包,对钱的概念慢慢的模糊,以前买东西觉得贵可能就会不买了,现在就是只要喜欢,一扫脸就完事了,不给你思考犹豫的时间。

  以前过年过节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都要给个红包,当初可以接口兜里没钱或者没带钱包,现在不行了,只要你带手机,那么这份钱是肯定要掏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