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186-201-8756ppdianzi@gzgoldai.com

  1. PP电子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PP电子平台人力资源行业一周资讯(2022815-2022821)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4-24 15:56:17 点击数:

  PP电子平台人力资源行业一周资讯(2022815-2022821)4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升至6.6%,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稳岗措施发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明显改善。

  7、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联动。

  10、全国总工会:推动用人单位将弹性上下班等灵活工作方式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部署,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推动降低就业创业门槛,经国务院同意,降低或取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13项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调整方案》(见附件)自2022年起实施。除调整考试工作年限要求外,13项准入类职业资格的其他考试报名条件不变。

  国际劳工组织11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下称“报告”)指出,当前青年就业复苏仍然滞后,预计今年全球失业青年总数达7300万人。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国际劳工组织在国际青年日前夕发布此份报告。报告发现,疫情加剧了15至24岁青年的诸多就业挑战。自2020年初以来,该群体就业损失比例远高于成年人。预计今年全球失业青年总数将达到7300万人,较2021年(7500万)略有改善,但仍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高出600万人。

  3、国家统计局:4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升至6.6%,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稳岗措施发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明显改善。

  “受疫情冲击影响,4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升至6.6%,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稳岗措施发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明显改善。5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降至6.2%,6月份降至5.3%,低于整体失业率水平。”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农民工群体就业形势好转是二季度就业形势的主要特点之一。

  农民工群体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行业,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的居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各项稳就业政策逐步落实,城镇调查失业率升高的趋势得到了扭转。”付凌晖说。

  日前,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副司长刘鹏参加在线访谈,专门解答有关失业保险待遇申领的相关问题。针对“申领失业保险金是否会影响就业”的职工关切,刘鹏回应称:“领取失业保险金对以后找工作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据悉,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失业保险金是单位和个人履行缴纳失业保险金义务后劳动者失业时享受的一项保障生活的基本权利。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待遇,是行使正当权利。”刘鹏解释说,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的通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要求失业人员转移档案、不得将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记入职工档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综合分析,这是总量与结构、周期性与季节性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今年青年就业总量较大,仅高校毕业生就达到1076万人,比去年增加167万人,创历史新高。

  受疫情冲击,一些地方、行业市场主体遇到暂时性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出现减招缩招现象,加上当前又正值高校毕业生集中离校,客观上加大了求职难度,使得青年失业率阶段性升高。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显现,部分领域人才供需脱节、人岗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16日发布“关于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保障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通知”,再次重申严格禁止歧视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并就加强就业歧视案件审理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提出,用人单位对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实施就业歧视、擅自非法查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劳动者可以侵害平等就业权、个人信息权益等为由,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就业歧视案件,人民法院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要提高司法保护的效率,做到快立、快审、快结。

  7、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联动。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联动。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统筹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PP电子官网,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业育人、强化培养使用、优化服务保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中央基层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人社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招录工作。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特岗计划”全国招聘6.7万名;“西部计划”招募3.67万人。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倾斜,更好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中高端人才与职业发展平台猎聘联合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共同发布《2022全国青年人才就业趋势洞察》,揭示青年人才就业的趋势和特点,为青年人才的就业和成长提供参考,助力青年人才成就更好的职业生涯。

  调研发现,在当前形势下,青年人才看重的就业因素是“稳定,员工不会随时被炒或公司不会突然倒闭”,该项得票率为56.50%。“公司有实力,抗风险能力强”得票率为40.66%,位居第二。排在最后的择业因素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得票率仅为5.19%。由此可见,当下青年人才择业更加理性、务实,稳定性成为压倒一切的考虑因素,而一些感性因素如“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几乎被忽略。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表示,随着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完善,目前全体妇女生育医疗费用都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予以保障,也都可以由基金按规定来支付待遇。总体上来看,现行的制度安排有力支持了生育政策的实施。按照国家的规定,生育保险依法覆盖用人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由用人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单位从业人员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两项待遇。近年来,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持续增长,覆盖面也进一步在扩大。2021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2.4亿人,是2012年的1.5倍。未就业和灵活就业妇女的生育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参加基本医保按规定报销。

  10、全国总工会:推动用人单位将弹性上下班等灵活工作方式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全国总工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重点围绕生育政策调整对女职工劳动就业、生育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源头参与、普法宣传、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休息哺乳室建设、制定《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指导手册》、劳动法律监督等工作。去年全国总工会也印发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将就业歧视等问题列入了监督重点。今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部署相关工作。


随便看看